一周摘要|5G+AR+AI采编利器亮相两会,HTC、苹果、理光等企业行业动态
1.5G+AR+AI采编利器亮相两会
随着技术发展,以AR眼镜为主要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已经逐渐成为记者在两会报道中频繁使用的一大采编利器。以Rokid Vision 2为例,这款全新一代MR眼镜是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的集 5G 智能采访+AI 辅助创作+新闻追踪多重本领于一身的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的一部分,极大程度上解放了与会记者的双手,为新闻报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爱奇艺智能-南京大学联合创新中心论文入选CVPR 2021
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近日公布了2021年论文接受结果,其中“爱奇艺智能-南京大学联合创新中心”以物体材质识别的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功入选。爱奇艺智能是爱奇艺孵化的专注于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和内容研发的科技企业,2019年成立了“爱奇艺智能-南京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本次入选的论文为攻克物体材质识别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融合了视觉、听觉信息的创新方法,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与构建规模更大、物体种类更多、具有真实声音反馈的VR虚拟世界。
3.IDC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AR/VR市场跟踪报告
近日,全球知名行业分析机构IDC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AR/VR市场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度,国内知名VR厂商Pico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第四季度市场份额已达37.8%,同时在国内一体机市场占据份额则高达57.8%。
4.HTC Vive新一代VR一体机定位企业级产品
HTC 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之前在采访中透露HTC Vive新一代一体机相关消息,称其定位“不是Quest的竞品”。新款VR一体机可能为HTC Focus后继产品,面向企业市场,其性能参数及售价均可能与Quest定位不同。
5.HTC Vive发布最新HTC Vive Pro VR头显配件
近日HTC Vive发布其HTC Vive Pro VR头显的新配件即Vive面部追踪配件,该配件能够识别用户嘴唇、牙齿、下巴及脸颊上的38个运动点,以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面部追踪解决方案。在现有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借助面部表情表达情感以促进沟通的需求的情况下,Vive面部追踪配件希望能有效填补这一部分市场空白。
6.研究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机中七成或将具有设备端AI,有助于驱动增强现实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近日发布名为《智能手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至2025年》的研究报告,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机中有71%将具有设备端AI。配备AI的智能手机将显著提升手机性能,提高数字助理响应速度以及穷增强现实功能。
7.苹果将于2030年发布AR隐形眼镜
据预测,苹果将于2030年发布AR(增强现实)隐形眼镜,这款眼镜可能依赖于与iPhone等苹果其他终端设备的连接使用,知名苹果产品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预计苹果此举将可能帮助将电子产品从“可见计算”时代引导到“隐形计算”时代。同时预测还指出苹果的MR/AR产品蓝图或将分为三个阶段,即2022年的头盔式产品、2025年的眼镜式产品及2030-2040年的隐形眼镜式产品。
8.苹果智能指环专利公布,可用于在AR/VR中检测用户手指手势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新款智能指环专利,该指环将融合SMI压力传感器,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单独使用、两个配对使用、配合Apple Pencil使用,还可在AR/VR中用于检测用户手势以实现缩放等动作。
9.Stonx公司推出廉价版VR全身追踪套件
近日瑞典公司Stonx推出一款廉价的VR全身追踪套件Cookie-Body Tracking DK1,该套件已开启预订。目前套件仅提供人体正面的追踪,但计划通过进一步完善套件实现360°追踪,公司希望能以该套件改变当下VR全身追踪成本高的现状。
10.美国莫尔豪斯学院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VictoryXR合作开设虚拟现实课程
近日美国莫尔豪斯学院公布其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VictoryXR合作,将校内的《男性健康》和《世界历史》两门课程设为虚拟现实课程,报名这两个课程的学生将使用高通提供的Oculus Quest 2 参与远程上课,体验沉浸式教育。
11.理光成立全新品牌WARPE,将专注与开发3D/AR概念
理光近日公布裸眼3D全息系统模型,并成立了全新的品牌WARPE,预计在2022年投入实际应用,新品牌将专注于开发基于Metaverse概念的3D/AR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