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业元宇宙的建设,亮风台提出系统观点:AR(增强现实)是将人、(现)场、数(字)融为一体的重要手段,结合云平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CPS等技术,工业生产数据、管理数据、设备数据等实时打通,通过AR终端进入工业现场,作为生产力工具赋能现场工作人员。而这一过程的数据又能实时保存在现场,通过系统分析,形成虚实融合的数据、知识库等,完成闭环。可以想见,一旦这样的闭环形成,会带来非常显著的提质增效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TOP8:电力行业——国家电网打造AR远程培训智慧教室,为解决人员培训难题打开新思路
2021年,AR远程协作实现连接现场与后端,已然成为工业界基础性标配应用,是在场景上率先进入初步规模化的应用,但早前主要集中于检修和排故场景,比如2021 AR工业应用典型案例盘点中提到的宝钢和东北石油局的案例,目的均是为提升故障解决效率。
2022年,国网湖南电力也同样引入亮风台AR远程协作平台,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智慧教室为试点,创新性地将AR远程协作能力应用于岗前培训场景中,在生产环节中把AR远程协作这种工业基础标配能力从后端应用到前端,为电力行业的人员培训打开了新思路,一举破除了集中培训难度高、投入大、“老师傅”资源稀缺等问题。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作为当地变电运检人才培养基地,主要任务是为落实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现代设备体系建设”任务,完成相关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配套措施。以往,该电企主要依托传统劳模工作室,通过开展传统形式的“传、帮、带”活动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工作中科技手段的支撑不足,发挥专业队伍中专家、技师等稀缺精英的作用有待提高。
引入亮风台AR远程协作平台后,该电企即开展全面的智慧变电站运检知识技能培训。工匠专家通过佩戴智能眼镜,即可解放双手,一边进行操作演示,一边讲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实现在工作中教学,学员可与工匠专家实时互动,讨论作业要点。还可按照实际需要,由工匠专家借助空间标注、冻屏和文件分享等功能,向学员精准指导、讲解相关内容。最终,学员可以将理论结合实操,通过第一视角画面、精准的标注指导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该远程协作智慧教室还可应用于一线技能人员现场培训、3D培训指导书、远程教学、事故演习、应急培训等场景,总结来说可实现“实时指导”、 “透明管理”、 “个人教练”、“知识沉淀”四大创新。
在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一直走在探索“电力元宇宙”的前列。

该电企的AB班培训模式:A班学员现场操作演示,B班学员智慧教室实时共享画面专家讲解的第一视角画面。
TOP9:化工行业——云南龙头化工集团引入AR新科技,瞄准生产安全管理开展试点实践
如果说,上个煤矿案例的AR智能运检系统建设在安全治理等社会效益上表现的不足够明显和突出的话,那么云南龙头化工集团的案例是非常实实在在的在瞄准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提质发展。
2021年3月,应急管理部专题制定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应急厅〔2021〕27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排查化解潜在风险,最终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再升级,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预测、可管控水平。
该集团“3D智慧工厂一张图建设”方案主要以“三维建模+视频AR”方式构建实景数字孪生工厂的可视化基础底座。通过获取工厂园区建筑CAD数据、竣工图纸、地理高程数据,运用三维GIS技术,对工厂园区进行自动化的整体、大范围三维建模应用,高精度还原园区场景,并对重点建筑、生产车间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通过在三维模型中关联人员信息、监控信息、生产信息等数据信息,实现实时掌握工厂园区生产运营、安全防范的状况,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厂管理。
此外,在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基础上,采用亮风台业界领先的AR增强现实算法,实现对工厂内原有监控摄像机兼容利旧接入,并能将视频画面中的摄像机、道路、生产车间、设备状态等信息,以AR标签形式标注在视频画面中,整体形成视频实景地图,使监控人员在实时监控画面上能够直观快速了解目标信息,还可以和不同生产业务系统融合,颠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体验。

管理中心AR实景一张图示意图
借助一张图建设,相关的管理者可以直观清晰地进行“人机料法环”全面安全管理,包括环保管理、危险源管理、隐患管理、危化品管理、应急消防管理等,最终提升安全生产网络化、信息化、数智化水平,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预测、可管控水平,实现提质增效、消患固本,全面有效保障生产安全。
TOP10:印刷行业——日本柯尼卡美能达融合AR技术,优化售后服务效果提升增长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着人类社会,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但是,数字化不是目的,实现数字化的价值才是最终目的,根本是要维持企业生存,实现企业增长。印刷行业是一个产品相对同质化的市场,因此,众多相关企业都在寻求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型为服务销售,以实现业务突破的方式,企业售后服务能力成为影响其增长的重要因素。
日本印刷品牌柯尼卡美能达全球销售及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面对着庞大的用户群体,特别是一些业务量大,甚至需要24小时不断打印输出的客户企业,一旦设备故障造成停机,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很多客户都希望发现故障问题后,柯尼卡美能达能及时响应,最好2小时内能到现场,一般的问题希望能在4小时内解决,而需要更换零件的问题能在8小时内完成。面对这样的行业要求,售后环节极具挑战。
柯尼卡美能达应对这个挑战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之一,就是引入AR技术,实现售后远程化。它利用AR技术真正为远程专家打开“第一视角”,重塑传统服务场景中远程专家亲赴现场的教学模式,颠覆低效沟通,提升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柯尼卡美能达客户通过手机接受远程指导
柯尼卡美能达集团借助新兴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计划,致力于把整个企业的生产服务运营过程、员工之间的协作过程,以及企业和客户的互动过程,都与数字化体验深度融合,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韧性,突破增长困境。
2022年,在“元宇宙”概念的走红推动和政策的重磅加持下,市场对于AR/VR的关注走向高潮。在告别互联网红利期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转移到了“虚实结合”上、转移到实体经济赋能上。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我们看到AR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落地仍然坚持着“”以虚促实、以虚强实”的价值导向,立足提升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具体落地上,也呈现了五大新的特点:挖掘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安全生产管理;形成了新型基础应用能力,如AR知识库;下沉至更前端艰深的领域,煤矿、制药行业等;出现了点到面的发展进阶,如中国宝武的产线运维;开启了出海探索应用布局,在中东能源市场迈出步伐。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些动作里,带有大胆的设想,更带有谨慎的验证、试点或者探索,能够看到清晰的、明确的初步规模化曙光,但也需正视AR与工业的结合仍然处于一个起步发展阶段的事实。
下一代互联网、工业元宇宙、数字经济……前景非常美好,但实现的过程是要经过“点线面体”来徐徐图之,是要踏实迈好当下的每一个步伐,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去做正确的事情,产业界共勉之!